驾校“学时造假”泛滥,无异于变相培养“马路杀手”

导读 近日有媒体报道,深圳多个驾校被曝 " 学时造假 "。驾校学员报料称,他花费 3680 元报考了深圳某驾校的驾考服务,科目二和科目三均被教...

近日有媒体报道,深圳多个驾校被曝 " 学时造假 "。驾校学员报料称,他花费 3680 元报考了深圳某驾校的驾考服务,科目二和科目三均被教练要求空坐在车里对着摄像头刷学时," 每 15 分钟看一下摄像头,偶尔挪一下车,每天要刷 4 个小时,刷 6 天才能报考考试 "。

需要指出的是,机动车驾驶人考试的科目二、科目三,并非理论考试,像科目三还需要上路练习,也就是我们俗称的 " 路考 "。

这两项考试,无一不是对驾驶技能的真实检验,想要通过考试拿到驾照,必须上手实操练习一段时间。《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明确规定,C1 驾照需要完成 62 个学时,其中科目二为 16 个学时,科目三为 24 个学时。

强制规定培训时长,原本是为了让学员通过充分的练习,掌握相关驾驶技能。结果所谓的培训,就是坐在车里对着摄像头进行无意义的 " 刷学时 ",实际练车时间只有几小时。这不仅是对学员不负责任,更是在变相培养 " 马路杀手 ",为公共交通安全埋下重大隐患。

从报道来看," 学时造假 " 的情况堪称触目惊心,成了公开的秘密,驾校教练毫不避讳,并且造假的情况不只是深圳,在多个地区都存在,甚至出现过利用辅助工具作弊制造虚假学时的情况。

这些驾校和教练铤而走险,用投机取巧的方式培训学员,说白了还是一个 " 利 " 字作祟。实际练车时长压缩,可以大幅减少培训成本,更重要的是,学员增加练习时间要额外收费,这可以为驾校增加一个收入渠道。

驾校的职能,是培养合格的驾驶人,为未来安全驾驶奠定坚实基础。为了利益最大化而 " 学时造假 ",是对公共安全极不负责,更是对驾校本应肩负的社会责任的极大扭曲与背离。

不管怎么说,驾驶技能的学习,需要耐心、细心和反复的实践,需要大量的上路实操联系来进行经验积累,容不得任何投机取巧和急功近利。在 " 学时造假 " 泛滥的前提下,必须采取系统性的整治规范。

一方面,行业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驾校的日常监管,还可以开展不定期的检查,一旦发现有学时造假的情况存在,要严厉处罚,提高违法违规的代价。

另一方面,培训时长被驾校大幅压缩,承诺的练车时间严重缩水,这也涉嫌虚假宣传、违规收费。对此,在加强执法监督之外,可以完善举报机制,让学员对乱收费行为有一个畅通的举报维权通报,并通过及时通报,形成对违规驾校的社会监督与舆论压力。

" 学时造假 " 轻而易举发生,说明对于培训时长的监督,现有的技术手段还存在一些漏洞。对此,可以尝试升级技术手段,如利用大数据、GPS 定位等先进技术,对培训时长及质量,实现更有效监督与精准管理。

当然,广大报考的学员,也应该养成足够的安全意识,积极参与实际驾驶练习,不能为了图省事而配合驾校作假。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道路交通安全负责。

总之,严格整治驾考 " 学时造假 ",确保培训时长不得缩水,这是保障驾驶教学质量,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前提。少一些投机取巧,少一些弄虚作假,才能少一些 " 马路杀手 "。

( 作者:熊志,来源:荔枝锐评)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