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总数连降两年 今年能否迎拐点?

导读 近年来,中国人口问题持续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随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23年末全国人口为14.0967亿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

近年来,中国人口问题持续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随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23年末全国人口为14.0967亿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这标志着我国人口已经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而全年出生人口仅为902万人,比上年减少54万人,出生率连续七年下降,降至历史新低。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则关于“2024年我国出生人口或迎小幅反弹”的消息,为低迷的生育率带来了一抹亮色。

生育率的持续走低,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高昂的生活成本、女性职业发展压力、教育资源紧张等深层次社会经济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人们的生育意愿。不少年轻人在生育问题上表现出“犹豫不决、望而却步”甚至“想生又不敢生”的矛盾心理。此外,育龄妇女特别是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规模的下降,也是导致出生人口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

面对生育率的持续低迷,社会各界开始积极寻求解决之道。育娲人口等机构发布的《中国人口形势报告》指出,2024年我国出生人口或迎小幅反弹,这一预测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因素: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增加育儿假、提供托育服务等,这些措施的效果正在逐渐显现。

随着新冠疫情的逐渐缓解,不少家庭选择在疫情结束后实现生育愿望,部分疫情期间积压的生育计划得以释放。

龙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吉祥寓意,不少家庭倾向于在龙年生育,这为2024年的出生人口增添了一定的文化驱动力。

为了进一步提振生育信心,解决“不敢生、不想生、不能生”的问题,政府和企业正在接力“出招”。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17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推出了20项具体措施,旨在从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多个方面为生育家庭提供支持。各地政府也纷纷启动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改工作,全面落实各项生育支持政策。

与此同时,不少企业也加入到鼓励生育的行列中来。携程、三七互娱等知名企业纷纷发布生育补贴政策,通过现金补贴、延长育儿假等方式减轻员工的生育和抚养压力。这些举措不仅惠及了女性员工,也涵盖了男性员工,进一步促进了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尽管2024年可能会迎来生育的“小阳春”,但多位专家指出,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口将长期回升。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任远表示,从我国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看,“处于长期趋势性的人口负增长已是定局,但不排除在若干年份中会出现一些波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也指出,短暂的生育反弹无法解决长远问题,仍需不断提振生育信心。

中国人口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降低生育成本、提高生育意愿等多方面的措施,我们有望在未来迎来更加健康、均衡的人口发展格局。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