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700多年的地标,被冲毁了!

导读 这座700多年的地标,被冲毁了“前一日我还在桥上看风景,没想到第二天桥就‘没’了。”6月中旬,张丽从浙江出发前往安徽省黄山市旅游,并入...

这座700多年的地标,被冲毁了

“前一日我还在桥上看风景,没想到第二天桥就‘没’了。”6月中旬,张丽从浙江出发前往安徽省黄山市旅游,并入住徽州区呈坎村的一家民宿中。

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6月20日下午,洪水挟带着大量泥沙涌入村中,她住的民宿一楼被淹,还好洪水很快退去,但留下了大量淤泥。到了晚间,雨势变猛,她听人说,环秀桥桥亭就被洪水冲垮了。

环秀桥是一座五孔石桥,位于呈坎村潨川河上,是溪东街和前后街的主要通道,建于元代,距今已有700多年,桥长26.65米,宽3.85米,高4.55米,是呈坎村的地标性建筑,2001年6月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大部分游客到呈坎村必“打卡”的景点之一。

这次洪涝灾害,环秀桥虽然石质桥面、桥墩暂时完好,但木结构桥亭被彻底冲毁。

多处古建受损

呈坎村原名龙溪,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距今约1800年历史,因村落按《易经》“阴阳八卦”理论选址布局,阳为呈,阴为坎,唐末易名“呈坎”,被誉为“江南第一村”,拥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21处,也是目前徽派古建筑遗存最多的村落之一。

此次暴雨导致呈坎村部分文保单位过水,环秀桥损失最为严重。不过,据徽州区委宣传部信息,有关部门已打捞出部分原构件,并继续进行寻找打捞工作。

强降雨后的呈坎村部分道路出现淤泥堆积,当地组织多方力量开展清淤清理工作。中新社发万戈摄

其实,这并非环秀桥第一次被洪水袭击。

2013年6月30日,呈坎遭遇百年不遇特大洪灾,包括“中华第一祠”罗东舒祠在内的大量古建筑受损严重,环秀桥被洪水冲毁。

所幸当地组织专业施救人员寻回了75%以上的木质构件,这次被冲毁的桥体就是当时修复重建的。

在恶劣气候条件下,除了环秀桥,多处古建同样面临“生死大考”。

前不久,在连日强降雨之下,被称为“客家第一宗祠”的福建省上杭县李氏大宗祠发生部分坍塌。航拍照片显示,整个李氏大宗祠已经被围栏围了起来,东西两侧的两列横屋坍塌,受损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

航拍福建上杭李氏大宗祠:特大暴雨致部分坍塌。中新社发张金川摄

李氏大宗祠是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李氏后裔为纪念其入闽始祖李火德而集资两万银两建成,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座宗祠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共有104间客房、26间客厅、3间大厅。李氏大宗祠墙体根据功能和布局不同,主要有青砖墙体、夯土墙体、青砖包土坯墙体三种类型。

此次坍塌发生在6月17日凌晨2点左右。上杭县文体旅游局副局长陈春连对媒体表示,此次宗祠横屋坍塌的主要原因在于“百年难遇”持续一天一夜的特大暴雨,导致河道来不及排水,水位暴涨,洪水浸泡土墙后,墙体软化,失去支撑力,致土墙坍塌,土墙拉动包在外面的青砖墙体、屋面一起坍塌。

与此同时,“灵隐寺发大水”相关话题登上了热搜。

近日,受当地连日降雨影响,杭州西湖的水位不断升高。相关视频显示,6月23日下午,灵隐寺门口亭子旁边的道路变成了溪流。同时,灵隐管理处发布通知,为提升游客游览安全,23日下午,灵隐飞来峰景区提前闭园。不过,相比环秀桥和李氏大宗祠,灵隐寺算是“虚惊一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研究》一文中提到:“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趋势,致使我国不可移动文物所处外在条件恶化,干扰影响加速,文物因灾损毁、自然破坏的事件频发,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其中,极端降雨带来的水害是建筑遗产面对的最常见、破坏力最大的灾害类型之一。

据统计,全国各地每年都有文物古迹因洪涝受灾情况发生。2010年7月,南方大范围发生洪涝灾害,导致四川省100多处文物保护单位受损。2016年9月,受台风“莫兰蒂”影响,浙江省泰顺县境内共有6座古廊桥受损,其中,被评为国家级文保单位的薛宅桥、文重桥、文兴桥3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古廊桥先后被洪水冲毁。

2020年,我国江南、华南、西南暴雨增多,受持续降雨影响,多地发生洪涝地质灾害。据国家文物局通报,其受损文物范围广、数量多、损失大,是近年来汛期文物受损最为严重的一年。其中,长江流域省份文物受损情况较为严重,其中江西160处,安徽144处,湖南62处,四川41处,广西35处,湖北31处。受损文物中,古桥梁被冲毁、古城墙坍塌和文物建筑房屋垮塌较为严重,11个省份中共有70余座桥梁受损。

事前预防是重点

自6月17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有200~400毫米,湖南常德、安徽黄山等局地达500~713毫米。

6月24日上午,中央气象台将暴雨橙色预警升级为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这也是今年来首个暴雨红色预警。

中央气象台预计,6月24日至27日,江南北部、江汉东部和南部、江淮以及贵州、广西等地有持续性强降水,其中,湖北东南部、湖南北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局地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面对持续强降雨来袭,如何加强对不可移动文物及建筑的保护,将损失降到最低,也成了关注的重点之一。

知名古民居专家、《江南民居》作者丁俊清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防天水,避地水(防洪)是我国古代聚落和村屋建设的首要问题,因此,古人选择“上栋下宇”的住宅形制,用四柱空间、木构架结构体系,由梁柱、桁、栿等构件组合成网架结构,具有很强的刚度和抵挡风雨、洪水的良好性能。同时,用大屋顶、坡屋顶,使四水归堂(天井),并做屋内地漏、阴沟和街巷防水系统,村屋排水系统又和村外农田水系连城一体,确保防洪防汛能力。至于高等级的公共建筑,基本模式是将房屋建在高台之上,避免被洪水淹没。

丁俊清指出,古代民用建筑与现代建筑理念上存在显著差异。古代建筑遵循“人工自然物”的原则,不破坏地形,而是顺应地形建造房屋,而现代建房子必定先改造地形,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聚落、村屋、桥梁的防洪防汛能力。

他说,过去在山地丘陵地区建造房屋时,古代匠人遵循“治田养村定宅”的选址、营造原则,巧妙利用地形,“土反其宅,水归其壑,草木归其泽”,以此避免并宣泄洪涝灾害。

但为何到了现在,这些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变得如此“脆弱”?

据了解,古建筑通常采用传统材料建造,如土坯、木材和砖石,这些材料在暴露于水分时较脆弱。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建筑的结构完整性可能会下降,使其更容易受到洪水侵蚀和损坏。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自然灾害频发,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丁俊清指出,古建筑通常不会受一般的风雨大水侵害(在静止的水中浸泡几天没问题),但对抗洪涝灾害,多少有些“力不从心”。

有业内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对于很多古建筑来说,缺的从来都不是技术和保护手段,更多的是由于资金不足或缺乏专业知识,古建筑可能没有得到适当的维护,“一些古建筑、古民居维修项目推进缓慢”。

位于西藏林芝的墨脱文物古迹众多,但山洪、泥石流等频频发生,对当地民居、古桥等造成了很大威胁。墨脱县应急管理局局长高荣华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面对洪涝灾害,他们总结出了一套经验,其中最主要的是事前预防。

他说,古建筑的结构加固和排水能力提升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加固地基、提升排水系统等提高建筑物的抗洪能力。同时,应修建防洪屏障,如沙袋、挡水板或移动式水坝,可以防止洪水进入建筑物。在易受洪水影响的开口处安装防水门和窗户,也可以进一步提高防洪能力。此外,还应随时监测江河水文数据,可以提前预警洪水事件,为疏散和应急准备争取宝贵的时间。

丁俊清也指出,做好古建筑、古桥所在地的排水、防洪、泄洪系统工程,确保水脉畅通,可以有效引导径流远离建筑物,降低洪水侵蚀的风险。他提醒:“不要轻易改变、改造古建筑古桥周边的地形地貌,要保护古建筑与环境之间复杂的协同系统。”

这座700多年的地标,被冲毁了。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