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留住《雷雨》的原汁原味

导读 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2月出版的精装单行本《雷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供图《雷雨》剧照。记者 方非摄雷声划过,又一次,周公馆里那个晦暗...

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2月出版的精装单行本《雷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供图

《雷雨》剧照。记者 方非摄

雷声划过,又一次,周公馆里那个晦暗惨痛的长夜笼罩下来。7月16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经典剧目,顾威、王斑联合执导的曹禺名作《雷雨》再次登台首都剧场。今年是《雷雨》剧本发表90周年、北京人艺演出《雷雨》70周年,作为“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里程碑作品”,《雷雨》为北京人艺演剧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剧本基础,它承载着一代代人艺人的探索,也见证了一代代观众与戏剧艺术的相逢。

依然保留着最初的舞台设计

在导演顾威看来,衡量一部作品“经典”与否,“是观众说了算的。”昔年,曹禺在谈及《雷雨》创作时说:“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恳地祈望着看戏的人们也以一种悲悯的眼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复杂强烈的矛盾冲突让《雷雨》历经时代的检验而屹立不倒,光芒不减。仅是剧本中的一处设计,就让顾威非常敬佩:“很多话剧都需要抢装,但《雷雨》不用,曹禺先生做过演员,他把每个角色的上下场都安排得非常从容,根本不用着急忙慌。”对大师、对经典的敬畏之心从未磨灭,现在,北京人艺的《雷雨》依然保留着最初的舞台设计、服装发饰和传统的“人工打雷”,原汁原味地封存着作品的年代感。

70年来,代代传承的《雷雨》已在北京人艺演出600多场,从那个被《雷雨》引领步入戏剧大门的少年人,到上世纪80年代周朴园的饰演者,再到后来的导演,顾威是亲历者。与他共同担任导演的王斑同样见证着《雷雨》艺术之树的常青不倒,从周萍演到周朴园,他的成长被经典深深浸润:“每一代人艺人都应该做出自己的贡献,要用心血浇灌,用热爱培根,用敬畏铸魂。”

观众品的就是经典的味道

《雷雨》的故事和人物,观众早已如数家珍。“很多时候,观众想得比我们还细,他们提出的问题让我们必须去思考。”饰演蘩漪的张培说。比如,张培曾被大家问到,为什么蘩漪要让周冲而不是其他人去鲁家送钱,她是否存心要破坏周萍和四凤的感情?“我想这位观众肯定看过不止一遍《雷雨》,交流时,他们总是能给我们带来启发。”张培说。蘩漪这个角色能被解读、挖掘的层次极其丰富,“能扮演她,我觉得非常幸运,每次演出,我都想为她再活一次。”

“《雷雨》就像一坛陈酿的酒,酒越陈越香,《雷雨》年年演,观众年年看,大家就是冲着经典来的,品的就是《雷雨》的台词、表演和味道。”王斑说。每轮复排,光是台词部分,顾威就要求剧组拿出一个月的时间来对词,“《雷雨》的剧本语言是有节奏和韵律的,吐字归音要清楚,台词意思要明白。”在此基础上,今年排演,顾威和王斑希望演员们能演出“恍若隔世”的感觉:“不要让观众觉得是现代人在演角色,而是当时的人就在那样生活。”演员们把大量心血用在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上,张培更强调蘩漪对生命的呐喊,王斑饰演的周朴园更加“打开”,真实立体地展现他的冷漠、困惑和窘境。

“我演周萍演了16年,周朴园演了4年,从前都是作为儿子挨父亲的骂,现在要站在父亲的角度上去训斥儿子,那种感觉很奇妙。”王斑回味道,周萍身上有周朴园的影子,而透过周朴园又仿佛能看到老去后的周萍,能完整体会一番父子俩的悲剧轮回,“这个机会非常难得,它是我们用岁月换来的,也是用我们对《雷雨》的感情换来的。”

专题纪念展览展出丰富藏品

据悉,《雷雨》本轮演出将持续至7月28日。其间,“与经典同行”《雷雨》剧本发表90周年暨北京人艺演出《雷雨》70周年纪念展览在首都剧场一楼南北侧厅启幕,这是北京人艺举办的《雷雨》专题展中内容最丰富的一次,南侧厅以剧院多年来积累的《雷雨》艺术档案为展陈基础,集中展示了北京人艺排演《雷雨》的历史,北侧厅以历史图片资料为依托,介绍《雷雨》在中国和世界舞台上的旺盛生命力与广泛影响。

上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的《雷雨》档案手稿、服装道具等20余件珍贵展品将在展览中亮相,一件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于1936年2月、封面上烫金刻制着曹禺亲自签署的“给颖如 家宝”字样的精装单行本《雷雨》将首次与公众见面,今年6月26日,曹禺女儿万昭、万黛将其捐赠给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永久保存。

在当天的仪式上,万昭还将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4月出版、同样烫印着曹禺手书“给颖如 家宝”字样的精装单行本《日出》以及曹禺写给女儿的74封家书一起捐赠给北京人艺。“我的爸爸曹禺,他的一半的生命是跟北京人艺紧紧相连在一起的,剧院一直是他心中最挂念的地方。”万昭说,“作为女儿,人艺是我们心中的艺术圣殿和精神家园,我们既是遵循爸爸的心愿,也为人艺略尽一份力。”记者 高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