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连市、内蒙古自治区及张掖市对绿氢项目采取了更为严格的审批措施,旨在提升项目实施效率。这些地区作为国内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的重点建设区域,先前在绿氢政策规划上表现活跃。
绿氢项目的建设在国内多地区迅速铺开,但实际投入运营的情况未达预期。一些行业内部人士透露,部分大型企业起初竞标绿氢项目是为了抢占新能源消纳配额,导致项目规划过于激进,最终却面临建设滞后或未能实施的问题。审批政策的收紧预示着产业正朝向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有助于筛选出真正有实力和意愿开发资源的企业主体。
自今年下半年起,绿氢项目的审批管理和监管显著加强。例如,大连市发改委宣布,对于氢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中未按计划执行或进展缓慢的项目,将取消其示范资格。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也采取措施,要求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获批后一年内实质开工,否则项目将被终止并收回新能源指标。内蒙古在过去一年里已废止了12个绿氢项目,涉及装机容量巨大。
风光制氢被视为解决风光资源丰富地区新能源过剩的有效途径,也是绿氢生产的关键趋势。随着2022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规划,绿氢被确立为国家能源体系的关键部分,目标至2025年绿氢年产能达到10万至20万吨。此政策引导下,内蒙古、新疆等风光资源丰富的“三北”地区成为了绿氢项目建设的先锋,各地区纷纷制定绿氢产能规划并推出生产补贴政策,吸引大量投资。
尽管规划产能增长迅猛,但实际投产的绿氢项目并不多。2023年前三个季度,国内绿氢项目规划总投资超过6000亿元,项目数量激增,然而真正开工和投产的项目寥寥无几。部分原因是企业最初以获取资源指标为主要目的,忽视了中游储运和下游市场接纳能力等长期挑战,导致项目难以推进或产能远低于规划。
此外,绿氢高昂的成本及其有限的下游市场需求也是项目推进不顺的因素。不过,近期出台的一系列能源转型政策强调了火电设施的低碳改造,其中包括推动绿氨掺烧,这不仅拓宽了绿氢相关产品的市场,也间接增加了对绿氢的需求,为绿氢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行业观察者预计,绿氢产业即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