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体人:日本应认清作为加害方责任
8月的日本,酷暑之中,全国的报纸和电视纷纷推出特别节目,纪念“终战”与反思历史,尤其是8月15日的“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通过荧幕传递哀思。每当这个时候,心情总是不由自主地变得沉重,思考着我们应当怎样面对历史,特别是对“日中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回顾,时间的流逝让这份思考显得更加深沉和迫切。
在观看NHK的晨间剧《如虎添翼》时,剧中展现了战争结束后社会的疮痍:受伤的军人、孤儿、流离失所的孩子们,这些画面伴随着旁白“孩子是战争最大的受害者”,让人陷入了沉思。尽管明白这是戏剧化的再现,但内心却泛起了难以名状的不适——我们以什么样的立场去谈论受害与战争的残酷?
回忆起自己在视听媒体工作时的经历,尤其是在制作“终战特辑”时,与前辈前往岩国市,那里曾遭受美军空袭,留下深刻的战争伤痕。在火车上,与前辈的对话触及了一个核心问题:我们在讲述战争的悲惨时,往往聚焦于自身经历的困苦,却容易忽视那些因日本侵略而承受巨大痛苦的中国人民。这种反思,让即将进行的采访计划蒙上了复杂的色彩,也让年轻时的我第一次深刻地直面“战争”这个沉重的主题。
作为一个战后出生的人,我自小就被教育要正视历史,特别是父亲的影响,让我意识到日本的战败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失利,更是因其对中国发动的错误侵略,最终败给了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这种认识,在接触到前日军士兵塚越正男的自省与忏悔后,更加坚定。他用自己的经历警示后人,侵略带来的只有毁灭与悔恨,日本必须承认并承担起作为加害者的责任。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的记忆逐渐淡去,但历史的真相不容篡改。作为当代日本人,即使没有亲身参与那场战争,也需对过去负有责任,这是建立与邻国未来信任的基础。正确理解“日中战争”的性质,承认日本作为加害方的角色,是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构建真正友好关系的前提。
然而,当前社会不乏试图模糊历史的声音,历史相对主义的论调时有出现,这不禁让人担忧。历史不应被忘却或篡改,它要求我们保持清醒,警惕任何形式的“暴支膺惩”思想复燃,避免重蹈覆辙。正如学者中村政则所指出,战争的影响深远,即使结束也不会立刻消散,它持续地改变着国际关系和社会心理。
因此,在每年的8月,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纪念“终战”,更要深刻地自我反省,正视历史的全貌,确保不再重蹈历史的悲剧,向着真正的和平与和解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