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对哈马斯政治局主席哈尼亚在德黑兰遇刺的反应引发关注。尽管外界预期的大规模报复未立即出现,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于8月9日表态,希望报复行动不至于干扰停火谈判进程。不过,有分析预测,伊朗针对以色列的反制可能在8月12日至13日,即犹太人的“圣殿被毁日”期间展开,形式或类似今年4月的行动——从伊朗本土发射导弹和无人机至以色列,但避免实质伤亡。
德黑兰大学教授易卜拉欣·穆塔吉在早先接受访问时指出,伊朗直接报复的可能性不高,行动或将更为复杂,强调非对称行动的效用最大化。作为伊朗伊斯兰议会前议长拉里贾尼的政策顾问,穆塔吉认为,伊朗新总统佩泽希齐扬本意在于缓和与美国的关系并稳定中东局势,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则倾向局势紧张。哈尼亚遇刺虽不会改变伊美战略,却可能促使巴勒斯坦人采取更强硬抵抗。
关于伊朗未能有效保护哈尼亚的问题,穆塔吉分析,伊朗长期面临以色列、美国及其盟友的情报战压力,存在安全漏洞。以色列情报网络的渗透能力及冒险精神不容小觑,其在伊朗境内的暗杀活动频发,显示出对伊朗安全防护的挑战。哈尼亚之死虽未直接影响哈马斯的运作,但其作为一位灵活的领导者,其遇害可能导致哈马斯决策过程更侧重军事层面,减少灵活性,进而加剧巴勒斯坦人的抵抗情绪。
至于以色列策略转变的原因,穆塔吉认为,这旨在激化加沙局势、升级与伊朗的紧张关系。尽管哈尼亚个人遇害对哈马斯军事实力影响有限,但其遇害象征意义重大,可能推动巴勒斯坦人采取更激烈的抵抗行动。内塔尼亚胡的长远目标之一便是将冲突升级为与伊朗的区域冲突,促使美国及西方深度介入。
至于美国是否对暗杀行动有所默许,穆塔吉指出,以色列作为美国中东战略的一部分,双方间存在紧密情报交流,暗示美国某种程度的知晓或认可。至于伊朗的报复方式,穆塔吉表示,报复是必然的,但可能不会直接从伊朗本土发起,而是通过“抵抗阵线”进行更为复杂的非对称行动。
穆塔吉还强调,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和战略空间并未因此次事件受损,中东地区不存在绝对的“地区强国”,各国均依据自身利益与外部力量周旋。至于新总统佩泽希齐扬的外交政策,尽管安全问题当前占据主导,但政府的根本方向仍是寻求缓和局势、促进国际合作。中东的复杂局势要求各方审慎行动,以免局势失控,对所有参与者造成更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