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幼儿园改造成养老院 老幼共融新探索

导读 56岁的庄艳芳曾是一位幼儿园园长,如今她引领的角色转变令人意想不到:从教导孩童唱儿歌,转变为组织老年人唱红歌。这一切发生在浙江金华的...

56岁的庄艳芳曾是一位幼儿园园长,如今她引领的角色转变令人意想不到:从教导孩童唱儿歌,转变为组织老年人唱红歌。这一切发生在浙江金华的北苑第一幼儿园,这所拥有25年历史的幼儿园去年摇身一变,成为了社区养老院。这一变化虽初听之下略显奇幻,实则在低生育率与老龄化社会的双重背景下显得尤为合理。随着生育率逐年下滑,幼儿园面临生源短缺,与此同时,社会老龄化趋势使得养老需求日益增长。

近期,国务院发布政策,强调发展银发经济,鼓励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养老和托育服务供给,包括利用闲置场所改造为养老托育设施,旨在降低成本并提升服务质量。金华、深圳、太原、济南等多个城市已开始尝试“幼转老”或“老幼共托”的模式。

北苑第一幼儿园位于一个建于90年代的老小区内,曾是当地知名的教育机构。然而,随着适龄入园儿童数量的锐减,幼儿园不得不面对转型的迫切需求。2023年,招生情况急转直下,从以往的火爆报名到仅有几人问津,转型成为养老院的想法应运而生。该小区老龄化特征明显,且缺乏专业养老设施,幼儿园的位置和规模恰好符合改造需求。

在社区、家长及原有教职工的支持下,庄艳芳着手将幼儿园转变为名为“润年之家”的养老院。改造不仅限于外观和名称,还涉及大量适老化设计,如无障碍设施、监控系统以及适合老年人的活动空间。养老院目前收住了多位老人,提供了从住宿到日常娱乐的全方位服务,旨在营造如同家庭般温馨舒适的环境。

庄艳芳在探索中明确,她的养老院需具备阳光充足、环境清新、充满生活气息的特点。通过融合高端养老院的服务理念与温馨氛围,她力求以可承受的价格提供有尊严、幸福的晚年生活。这一转型模式受到专家的认可,认为其在解决老年人情感照料与社交需求方面迈出重要一步,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此外,幼儿园转型养老院还有效缓解了教职工的就业问题,部分员工得以继续留任,教师则有机会在其他幼儿园兼职。养老院还与周边医疗、社会服务资源建立了合作,为老人提供全面关怀。

庄艳芳的故事并非个例,深圳、太原、济南等地均有相似实践,探索“老幼共托”模式,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这种模式通过创造共享空间,促进了跨代交流,对老人和儿童均有益处。尽管面临着种种挑战,庄艳芳坚信,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深入,社区养老院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她正走在实现这一愿景的正确路径上。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