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工龄15年和30年,养老金差距会非常大吗?

导读 2024年养老金又涨了,虽然说涨幅只有3%,但相对于2023年消费者价格指数平均增长0.2%,依然是不错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参加养老保险...

2024年养老金又涨了,虽然说涨幅只有3%,但相对于2023年消费者价格指数平均增长0.2%,依然是不错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参加养老保险的重要性。

有朋友,养老保险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退休工龄15年和30年养老金差距是不是非常大?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养老金计算公式。

以河北省养老金计算公式为例:

参加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构成。

①基础养老金部分,等于2024年河北省养老金计发基数×(1+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河北省2023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是7122元。按照往年的经验,大多数省份的2024年计发基数会在11~12月份公布。计发基数的最终目的是过渡到退休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是所有缴费月份(计算平均缴费指数的缴费时间)的缴费基数与缴费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比值的平均值。像河北省、山东省这几个省份,如果按照60%档次缴费,平均缴费指数就是0.6。

缴费15年的职工,一般来说很多人都会选择60%档次缴费,平均缴费指数是0.6。但是,缴费30年的职工,过去的缴费年限较早,社平工资较低,人们的缴费档次也会高一些,假设平均缴费指数会是0.8。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养老保险缴费还是越早缴费越好,最起码由于社平工资低,相对更省钱。

平均缴费指数0.6,缴费15年可以领取12%的养老金计发基数。

按7122元计算,基础养老金结果大约是855元。

平均缴费指数0.8,缴费30年,领取27%的养老金计发基数,结果大约是1923元。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不同退休年龄计发月数不一样,50岁195个月,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是每月缴费按照缴费基数的8%记入的,2005年以前一般是11%。缴费15年,如果没有中断,是2009年一直到2024年,个人账户余额差不多是5万元左右。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建立的时间一般是1996年1月,之前的缴费年限是计算过渡性养老金。但是90年代缴费基数低,形成的个人账户余额也不多。预计工龄30年的职工,个人账户余额也就是7万元左右。

假设60岁退休,个人账户余额5万元和7万元,每月可以领取360元和500元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③过渡性养老金,这一部分主要等于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建账前缴费年限×过渡性系数1.3%。

假设工龄30年有1.5年的建账前时间,平均缴费指数0.8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是1.56%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估计过渡性养老金是111元。

缴费15年,一般就没有过渡性养老金了。

以上三部分养老金相加,工龄15年每月领取1215元,工龄30年领取2534元。

另外,万一参保人去世,还可以领到一定的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工龄30年最多可以领取26个月的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工龄15年,只能领取11个月。

退休以后养老金在调整时,也会根据缴费年限和养老金水平相挂钩,工龄30年涨的钱会更多。

所以说,缴费年限长一点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老年以后的生活要全靠养老金了,高一点是没错的。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