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引发的讨论在网络平台上引起了广泛共鸣,特别是“没有了鸡鸣声,还算得上真正的农村吗?”这一话题触动了许多人的心弦。部分网友分享说,尽管家乡的环境有所提升,但那份熟悉的乡土氛围似乎逐渐淡化。他们提到,有的村子禁止饲养家禽,就连回到老家想重温童年养鸡的记忆也只能在阳台上权宜之计。暑假期间,乡村旅游热度不减,旅客们本期待能体验到各具特色的乡村风情,却发现无论是饮食、住宿还是景观,都趋于同质化,失去了探索的乐趣。
这种“千村一面”的现象背后,反映出一些地区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时,未能充分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盲目照搬城市标准,出现了过度城市化甚至欧美化的趋势。问题还在于,少数乡村管理者对政策理解有偏差,决策过程闭塞,忽略了村民的声音,单方面制定并执行一些不合时宜的规定,导致民众不满情绪滋生。
追根溯源,这其实是部分地区在追求发展速度时,忽视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急于求成的结果。传统观念中,鸡犬相闻、六畜兴旺是农村繁荣的象征,也是农耕文明智慧的体现。农村不仅是文化的承载体,更是生态多样性与地域特色的展现舞台。因此,农村人居环境的改造,不仅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还应尊重并保留每地的文化传承和自然风貌,根据各个村落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避免“一刀切”的做法,让每个村庄都能在保持个性的同时逐步提升居住环境。
“让绿水青山常在,让乡愁有所寄托”,这是对提升乡村建设水平的美好愿景。若村庄失去了原有的生活气息和独特韵味,所谓的“乡愁”也将无处安放。因此,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工作应当遵循乡村自身的发展逻辑,走一条符合农村实情的道路,既要提升生活环境,也要守护好那一抹乡愁,让乡村的风貌与温情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