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录取通知书低级错误应零容忍 高校严谨性何在?

导读 对录取通知书低级错误应零容忍7月24日晚,一名网友在微博上分享发现南方科技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中出现了“的地得”用法失误,此事迅速引发...

对录取通知书低级错误应零容忍

7月24日晚,一名网友在微博上分享发现南方科技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中出现了“的地得”用法失误,此事迅速引发了公众讨论。通知书中写道:“衷心的祝贺你顺利通过我校入学的各项考核,你已经被我校录取为2024级本科新生。”部分网友指出,“衷心的祝贺你”中的“的”应改为“地”,以正确修饰动词“祝贺”。次日,南科大招生办公室确认收到了关于此用法争议的反馈,并表示已将问题转交给相关部门处理,如确有错误,将采取相应措施。

在汉语中,“的地得”虽小,却如同调味之盐,不可或缺。这三个助词的运用和界限,历经历史沉淀形成规范,并被代代相传。它们各自扮演着明确的角色,对于汉语学习者而言,掌握它们的正确使用是基础要求。

网络环境中,不规范使用“的地得”的现象并不少见,通常这被宽泛地认为不影响理解而不予严苛纠正。然而,当此类错误发生在高校录取通知书这样正式且具有象征意义的文件上时,公众对此持零容忍态度。录取通知书是学校与新生首次正式的文字沟通,承载着庄重与严谨,即便是微小的错误也会显得格外刺眼,尤其是基础语法错误,实属不应有的疏忽。

类似的通知书错误并非个例。有报道指出,宜宾学院曾将录取通知书中的“录”误打印为“寻”,广州中医药大学错将“报到”写作“报道”,巢湖学院则将日期“9月6日”误印为“9月6月”。这些明显的疏漏让人啼笑皆非。

细微之处见真章,对于语言的精准运用不可忽视。汉语的精妙在于每一个字词的准确表达,思维的严谨也体现在字句的推敲之上。高校在编制录取通知书时,应当秉持对汉语言文化的尊重,精心撰写,严格校对。同时,每个使用汉语的人都应力求语言使用的规范性,即使是细小之处也不可轻视。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