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广东发现动植物新种逾60种

导读 中新网广州 7 月 29 日电 ( 记者 程景伟 ) 广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 29 日在广州召开。会议听取了广东省人大常委...

中新网广州 7 月 29 日电 ( 记者 程景伟 ) 广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 29 日在广州召开。会议听取了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关于该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情况的专题调研报告。

该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0 年以来,广东省发现动植物新种超过 60 种,包括莲峰角蟾、潮州堇菜、紫金短柱茶、苔斑臭蛙、岭南两头蛇等。

中华穿山甲。广东省林业局 供图

报告指出,广东省记录分布有野生高等植物 6658 种,陆生脊椎野生动物 1052 种。近年来,广东省不断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在自然保护区建设了一批监测样地和样线,对中华白海豚、中华穿山甲等珍稀物种及沿海候鸟迁徙等进行了专项监测。

据介绍,广东系统推进生物物种保护工作。就地保护方面,广东统筹推进广东岭南国家公园、丹霞山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积极推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就地保护体系已初步建立。全省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地数量 1361 处,总面积 306.72 万公顷。

鳄蜥。广东省林业局 供图

迁地保护方面,广东打造城园融合体系,系统推进 9 个国家级保护中心建设,逐步建立完善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为主体,由动物园、植物园、扩繁基地、迁地保护中心等构成的野生动植物迁地保护体系。目前,华南国家植物园迁地保护了珍稀濒危植物 643 种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337 种,实现迁地保育华南地区 80% 以上的珍稀濒危植物。

紫纹兜兰。广东省林业局 供图

重点物种保护方面,广东组织开展了中华穿山甲、华南虎、鳄蜥、海龟等重点物种保护工程和丹霞梧桐、水松、观光木、仙湖苏铁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开展紫纹兜兰等野外回归项目,物种的迁地保护、种质资源保存、繁育与回归野外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 完 )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