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研学游成了“到此一游” 规范发展至关重要

导读 随着暑假的开始,众多旅游平台和旅行社竞相推出研学游产品,涵盖了从博物馆探险到自然探索,再到探访国内高等学府及参与海外游学等多种形式...

随着暑假的开始,众多旅游平台和旅行社竞相推出研学游产品,涵盖了从博物馆探险到自然探索,再到探访国内高等学府及参与海外游学等多种形式。这类结合旅行与学习的活动受到热捧,预订量急剧上升。

研学游,即研学旅行,是一种专为学生设计的教育旅游活动,它通过集体旅行体验,利用目的地的社会资源进行实践教育和探究性学习,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模式融合了旅行的乐趣与教育的意义,核心在于“研”与“学”,目的是在旅行中融入教育元素,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历,增强实践技能,激发探索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素养。

面对市场的强劲需求,研学游的供应方数量急剧增长。据统计,2023年,全国有超过1600个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以及约3万家研学企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469亿元。然而,伴随市场的火爆,一系列问题也浮出水面,包括部分运营商资质欠缺、价格不透明、服务品质不稳定,以及实际体验与宣传不符等。一些家长反映,所谓的研学游变成了纯粹的观光游览,失去了学习的意义。

为应对这些问题,相关政策早有布局。2016年底,原国家旅游局颁布了《研学旅行服务规范》,明确了服务标准、人员配置、产品内容和服务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同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强调了研学旅行的教育性质和组织方式。当前的研学游市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学校主导的公益性质活动,另一类则是社会机构举办的盈利性项目。相比学校活动的规范性,后者虽发展迅速,但也暴露了更多问题。

要促进研学游健康发展,学校的作用不可或缺。学校需精心规划研学内容,谨慎选择合作伙伴,确保活动与教育目标一致。同时,鉴于研学游市场对多元化、个性化高品质服务的需求,仅靠学校难以面面俱到,需要文旅、教育等部门协同合作,明确职责范围,共同完善监管机制。

研学游市场面临的问题,既有传统旅游业的普遍挑战,也有其独特性。尽管早有规范指导,但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张及新情况的出现,原有的规范需要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确保行业的规范化发展,维持研学游的长期繁荣。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