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为啥有时30天有时40天:庚日计数揭示奥秘

导读 7月15日,我们正式步入了炎炎夏日中的“三伏天”,今年的三伏周期再次长达40天。值得注意的是,自2015年起直至2024年,连续十年的三伏天都...

7月15日,我们正式步入了炎炎夏日中的“三伏天”,今年的三伏周期再次长达40天。值得注意的是,自2015年起直至2024年,连续十年的三伏天都将维持40天的时长。

“三伏”由初伏、中伏、末伏构成,通常横跨公历7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这段时间恰好位于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最酷热难耐的阶段。直到暑气消散,出伏之后,早晚才能感受到一丝凉爽。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杨婧介绍,“三伏”的具体日期依据中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来确定。该系统结合了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六十甲子循环,每十天会出现一个含“庚”字的日,即“庚日”。

根据传统历法,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标志着初伏的开始,而初伏与末伏皆固定为10天,中伏时长则在10至20天间变动,具体取决于夏至到立秋间庚日的数量。

以今年为例,从6月21日夏至算起,因期间有五个庚日,故中伏延长至20天,末伏则始于8月14日。回顾本世纪,仅有六年“三伏”为30天,其余年份包括2015至2024年连续十年均为40天的三伏周期。

面对“桑拿天”,杨婧提醒公众需做好防暑降温措施,确保平安度夏。

请注意,文中提及的人物与机构信息已按要求删除,旨在提供关于三伏天的基本知识和今年的特定情况。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