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是如何破坏南海生态的 环保危机加剧

导读 在南海的仁爱礁,一幅不和谐的画面映入眼帘:一艘二战时期的老式菲律宾军舰,锈迹斑斑地“坐滩”于此已长达25年之久,对周围的珊瑚礁生态系...

在南海的仁爱礁,一幅不和谐的画面映入眼帘:一艘二战时期的老式菲律宾军舰,锈迹斑斑地“坐滩”于此已长达25年之久,对周围的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中国三沙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胡国林将其形容为一个环保“毒瘤”。这仅是菲律宾对南海环境破坏的冰山一角,还包括使用氰化钠毒鱼和炸鱼等行为,持续威胁着海域的生态平衡。

据中国自然资源部下属机构最新发布的《仁爱礁非法“坐滩”军舰破坏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报告》,该军舰“坐滩”期间对礁盘的剧烈碰撞导致珊瑚礁和大型底栖生物遭受毁灭性伤害。周围海域的重金属、活性磷酸盐和油类含量异常上升,显示出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与2011年相比,2024年仁爱礁造礁石珊瑚覆盖面积大幅减少,尤其是军舰周边,减少幅度更是达到了约87.3%。

专家指出,这艘已有80年历史的老舰不仅自身污染严重,而且长期固定在仁爱礁产生的废弃物,使其成为了海洋污染的极端案例。对比全球其他地区类似情况,仁爱礁的情况尤为恶劣。

此外,菲律宾渔民采用氰化钠毒鱼的捕捞方式,对海洋生态构成了另一重威胁。这种做法不仅导致鱼类大量死亡,还间接损害了珊瑚礁,因为氰化钠会破坏为珊瑚提供养分的虫黄藻,引发珊瑚白化。而炸鱼和敲珊震鱼等毁灭性捕捞手段,同样对珊瑚礁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

环保公益组织和海洋研究人员对此表达了深切担忧,强调必须采取措施制止这些非法行为,以保护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特别是菲律宾作为“珊瑚三角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环境破坏行为的影响深远,亟需国际社会的关注与干预。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