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罐车乱象不能止于企业自查 亟待强化监管填补漏洞

导读 食用油罐车乱象不能止于企业自查近期,关于“罐车在卸载煤制油后直接装载食用油”的新闻引起了广泛社会关注。对此,中储粮集团公司迅速回应...

食用油罐车乱象不能止于企业自查

近期,关于“罐车在卸载煤制油后直接装载食用油”的新闻引起了广泛社会关注。对此,中储粮集团公司迅速回应,表示高度关注并将开展全系统专项排查,旨在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同时,汇福粮油集团透露,相关部门正就此事展开调查,公司正等待官方公布结果。

公众最为关切的是这些食用油的最终流向及是否直接销售给消费者。明确这一点,是准确评估事件性质的基础。若这些油未经妥善处理便进入市场,将构成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要求我们不仅限于企业声明,更要深入审视监管体系和相关法规的有效性。

报道揭示了运输环节出现问题的原因:现行散装食用油运输缺乏强制性国家标准,尽管《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规范》建议使用专用车辆,但因属于推荐性标准,企业未遵守并不构成违法。实践中,部分运输企业为降低成本,不仅不使用专用罐车,甚至连基本的油罐清洗步骤也忽略了。这种行为暴露出制度执行的盲区,令人质疑为何如此粗放的做法长期未被察觉。

进一步探讨,这些散装油在上市前是否接受了必要质检成为关键。缺乏检测则直接反映了监管漏洞;若进行了检测却未能发现问题,这要么意味着检测标准存在缺陷,要么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报道指出化工油与食用油混装在行业内并非秘密,暗示从运输到市场终端,监管疏漏可能普遍存在。一个有效的终端市场监管本应倒逼运输环节合规操作。

公众期待大型企业如中储粮能在食品安全上起到表率作用,避免不洁罐车混用。但要根除此类风险,关键在于完善制度,堵住管理漏洞,而非单纯依靠企业的自我约束。例如,加强对运输车辆清洁状况的核查,或制定强制性标准要求食用油专车运输,都是可能的改进方向。然而,专车运输可能导致成本上升,影响油价。因此,最可行的方案或是强化对油罐清洗的监管,确保过程不流于形式。

食用油安全直接关乎民众健康,故此事件的处理不应仅停留在企业内部整顿,而需全面检查从生产到消费的每一个监管环节,确保制度与执行无遗漏。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尚未见到明确的问责举措,这不符合常规。食品安全监管成效的重要标志是问题发生后的责任追究。据此,有必要重新评估食用油安全监管机制,确保每一步都有人负责,且能有效执行。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