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体育局与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携手打造的大型融媒报道《我们的奥运记忆》,通过口述历史的形式,声音记录下了江苏体育史上杰出人物的奥运故事,以此传承体育精神与体育力量。此篇聚焦于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乒坛传奇人物蔡振华的奥运回忆。
蔡振华忆过往:对得起自己和责任——乒乓人生,问心无愧!
蔡振华,被誉为乒坛海归“少帅”,面对国家的召唤,他毫不犹豫地说:“祖国需要,我就回来了。”他推行了一系列大胆改革,如在国家队实行一、二队升降竞争机制,打破运动员论资排辈的传统。他对待工作近乎忘我,即使术后不久,仍坚持前往扬州进行封闭训练,展现了“拼命三郎”的精神风貌。蔡振华表示,乒乓球已深深融入他的生命,无论角色如何变换,对这项运动的热爱始终如一。
1989年,中国男乒面临低谷,蔡振华毅然放弃国外安逸的生活,携怀孕的妻子回国,接任国乒男队教练。他回忆道:“回国是为了扶起‘大树’,报效国家的培养,这是刻在骨子里的使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以严格的管理和创新的策略,迅速改变了队伍面貌。1991年世乒赛虽成绩不佳,但他并未气馁,随后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成为中国男乒重振的转折点。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前夕,蔡振华将男双项目作为突破口,这一决策基于对国际乒坛格局的深刻洞察,最终成功夺金,极大提振了队伍士气。同年,刘国梁、孔令辉等年轻选手崭露头角,为后来的辉煌奠定了基础。1995年天津世乒赛,中国男乒在家门口实现翻身,蔡振华认为这是中国乒乓球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蔡振华以发展眼光选拔和培养新人,刘国梁和孔令辉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出色表现,标志着中国男乒正式回归世界之巅。即便在备战期间,蔡振华本人经历手术,但仍坚持到扬州参与封闭训练,展现出极高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他提及,团队的团结与奉献精神,是取得胜利不可或缺的因素。
蔡振华的执教生涯,是中国乒乓球男队不断突破与创新的缩影。从1995年至2000年,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大赛中屡创佳绩,蔡振华以其独到的用人策略和严谨的治军风格,为中国乒乓球的持续辉煌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面对成绩与挑战,蔡振华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他说:“乒乓球是我的生命,这份情感永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