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知 > 要闻 >

行走大运河|淮安:大运河上的“换乘点”和“质检站”

2024-07-04 09:13:42 来源: 用户: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6 月 23 日," 何以中国 · 运载千秋 " 网络主题采访活动从扬州出发,探寻大运河作为文化根脉、生态绿脉、经济动脉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 这是一件在淮安本地出土的汉代铜鼓,形制较大,鼓面正中有一个太阳,四周环绕着六只蟾蜍,具有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特征。" 中国漕运博物馆展厅里,讲解员邱云珂向游客介绍着一件特别的展品。有人提问:" 西南地区的铜鼓,为什么会在淮安出现?"

中国漕运博物馆。人民网记者 黄钰摄

" 我们今天能在这里看到它,正是因为有大运河。" 邱云珂介绍,这面铜鼓是运河清淤时,在淮安城郊一艘沉船中发现的。据专家考证,这件来自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铜鼓由船运输,途径淮安时沉没于此。

有西南元素的汉代铜鼓。人民网记者 黄钰摄

淮安,位于黄河、淮河、大运河交汇之处,同时处在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特殊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其 " 漕都 " 的美名。

" 御舟先至候河干,此日登舟暂解鞍。" 乾隆第三次南巡时,在淮安写下此诗,描述的是由马到船的 " 换乘 " 场景。楚州博物馆副馆长、中国漕运博物馆策展人张驰介绍,因地理差异,我国古代南北交通方式有 " 南船北马 " 的特征,即南方以船为主、北方以马为主," 淮安处于大运河的中部,由此往北骑马更方便,往南则乘船更便捷,这便是‘南船北马,舍舟登陆’的由来 "。

特殊的地理位置不仅衍生出一个 " 换乘点 ",还让淮安成为历代漕运枢纽。陆运为转,水运为漕,朝廷组织的公粮水运即为漕运。自隋起,朝廷在淮安设漕运专署,宋设江淮转运使,明清设总督漕运部院衙门,以督查漕运事宜,主管南粮北调筹运工作。

大运河的发展、漕运的兴衰、船舶的升级、商贸的繁荣、淮安城的演变……走进中国漕运博物馆,一段淮安和大运河共生共长的历史画卷铺展开来。

清代京杭运河全图(复刻)。人民网记者 黄钰摄

在博物馆内的拐角处,一个堆满碎瓷片的展柜吸引了不少游客注意,这里还原的是一处龙泉窑瓷片堆积遗址发掘现场。展品资料显示,这处遗址位于淮安河下古镇,2008 年被发掘,长 17 米,宽 9.7 米,堆积着约 20 吨碎瓷片。这些破碎的瓷器来自著名的龙泉窑,元、明时期烧制,大多为普通日用品,极少量为官器。

经过 " 质检 " 的瓷器碎片。人民网记者 黄钰摄

" 来自浙江龙泉窑的瓷器,通过运河来到淮安进行检验,不合格的被打碎。" 张驰说,这处遗址的发现,见证了元明时期淮安的繁盛,也见证了运河运输的庞大体系," 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运发达程度可想而知 "。

里运河文化长廊夜景。人民网记者 黄钰摄

夜幕降临,如今的运河上游船往来,两岸店铺灯火点点、游人如织。2022 年 8 月,淮安融合地方特色和古运河水景打造的里运河文化长廊正式通过验收。清江大闸、清江浦记忆馆、淮安戏曲博物馆、现代艺术馆、图书馆、咖啡厅……市民、游客在这里夜游、夜购、夜食,感受历史的韵味与现代的活力。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 【脆皮肠怎么做好吃】脆皮肠是一道广受欢迎的街头小吃,外皮酥脆、内里鲜嫩,深受食客喜爱。想要做出美味的脆...浏览全文>>
  • 【脆瓜的功效与作用】脆瓜,又称甜瓜、香瓜或哈密瓜,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因其清甜多汁、口感爽脆而深受人们喜...浏览全文>>
  • 【醋溜豆芽最正宗的做法】醋溜豆芽是一道经典的家常菜,清爽开胃、口感脆嫩,尤其在夏天非常受欢迎。虽然做法...浏览全文>>
  • 【葱油拌面做法黄磊】在众多家常美食中,葱油拌面以其简单、美味、快捷的特点深受大众喜爱。而黄磊作为一位多...浏览全文>>
  • 【刺猬是怎么过冬的】在寒冷的冬季,许多动物都会通过迁徙、冬眠或改变行为来应对低温环境。刺猬作为一种常见...浏览全文>>
  • 【刺猬能吃不】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对野生动物的饮食习性充满好奇,尤其是像刺猬这样的小动物。那么,“刺猬...浏览全文>>
  • 【刺激战场骚名字】在《刺激战场》这款游戏中,玩家常常通过独特的名字来展现个性与风格。而“骚名字”则是一...浏览全文>>
  • 【次北固山下的次的意思是】一、《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诗人行舟途中所见的自然...浏览全文>>
  • 【不知者无畏什么意思】“不知者无畏”是一句常见的中文成语,字面意思是“不知道的人没有畏惧”。它通常用来...浏览全文>>
  • 【不择手段呢什么歌】在音乐爱好者中,经常会听到一些歌词或旋律让人印象深刻,但有时也会因为记不清具体出处...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