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历经7年建造的深中通道正式启用,东西连接深圳与中山,总长度达到24公里,两地通行时间缩短至30分钟内。这条通道不仅是建设难度的世界之最,还融入了多项创新科技。
深中通道拥有一条6.8公里长的全球最长最宽海底钢壳混凝土隧道,确保行车安全的关键在于其智能照明系统。该系统能依据外界光线、色温和交通流量等条件自动调节亮度。隧道两侧装设的全彩景观灯带同样智能,能随环境变化颜色或展示不同色段,增添行车趣味,同时在紧急情况下转换为警示红光。
值得一提的是,深中大桥桥面中部设置了一道独特的“玻璃墙”,实质为中央稳定板,旨在提升桥梁抗风性能,有效抑制强风引起的涡旋效应,确保在台风频发区域的安全稳定。为实现这一目标,建设团队与多家高校合作,历经数百次风洞试验,采用综合气动设计,使大桥能抵御17级以上超强台风。
深中大桥的建设还突破了材料与结构的极限,使用约8.5万吨钢材,主缆由超过25000根高强度钢丝构成,总拉力接近30万吨,连接于世界最大的海中锚碇结构之上,每个锚碇重约100万吨,面积广阔,确保桥梁稳固。
面对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中国工程师在国际合作受限的情况下,自主研发,从零开始,最终掌握了核心科技,创造了一系列世界纪录,包括最大直径钢圆筒的安装、最高强度主缆的应用以及首例双向八车道海底隧道的建设。
2024年,随着深中通道的顺利通车,项目总工程师宋神友长达14年的努力结出硕果。他感慨万千,表达了对交通强国愿景的执着追求,希望深中通道的成就能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标杆,推动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的进步。
最终,这片广阔的海域见证了人类工程的又一壮举——深中通道的矗立,它不仅是连接两地的物理纽带,更是技术创新与梦想实现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