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如何防范汛期极端天气 预警与应对策略

导读 2024年6月14日,随着季节变换,长三角区域已步入汛期阶段。气象部门发出预警,指出今年的气候状况整体不佳,极端天气事件预计将频繁发生,...

2024年6月14日,随着季节变换,长三角区域已步入汛期阶段。气象部门发出预警,指出今年的气候状况整体不佳,极端天气事件预计将频繁发生,气象灾害风险提升。尤其在黄淮江淮区域,入汛以来的气候特征尤为显著,包括强对流天气的频发以及部分区域的气象干旱问题。

春季至当前,全国气候以暖湿为主,平均气温达到了历史同期的最高点,多地刷新了日最高气温记录。尽管全国降水量总体偏多,但分布不均,南方遭遇多次区域性暴雨,强对流天气活跃。江苏汛期(5月至9月)至今的表现则是气温偏高、降水偏少,伴随数次强对流天气过程。

面对华东沿海地区可能遭遇的气象威胁,专家提醒需警惕暴雨洪涝、强对流天气、高温干旱及台风等灾害,特别是考虑到厄尔尼诺现象结束后可能出现的拉尼娜状态,以及热带印度洋异常高温导致的丰富水汽供应,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今年防汛形势严峻。

汛期极端天气增多的原因,与全球气候变暖背景密切相关,加之特殊年份的气候现象叠加效应,如厄尔尼诺衰减与热带印度洋海温升高,导致西南水汽输送增强,从而引发更多极端天气事件。因此,加强防范措施,确保城市运行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针对江苏地区,汛期内需特别防范局部内涝、中小河流洪水和地质灾害,特别是在6月中旬后期可能出现的降水集中时段,淮北、江淮地区需警惕旱涝急转,同时注意太湖流域和淮河流域的城市内涝风险,以及夏季后期台风可能带来的影响。

对于公众而言,有效防范极端天气的建议包括:熟悉政府发布的预警信息及其应对措施,保持对天气变化的关注,遵循官方天气预报指导,尽量减少恶劣天气时的户外活动,事先准备应急物资,规划安全的出行路线,确保个人及家庭安全。

整个汛期的防灾减灾工作强调了对自然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与提前准备的重要性,社会各界需共同努力,以科学的态度和充分的准备应对可能的挑战。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