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公益支教不能沦为造假的生意 警惕“摆拍公益”歪风

导读 暑假前夕,大凉山支教研学项目在一些研学机构中早早售罄,甚至出现了候补排队现象。这类项目标榜只需七天、花费上万元,就能获得志愿者公益...

暑假前夕,大凉山支教研学项目在一些研学机构中早早售罄,甚至出现了候补排队现象。这类项目标榜只需七天、花费上万元,就能获得志愿者公益证书及乡村助学研学报告,背后动机却是商业利益驱动。公益支教本应是学生获得实践经验和志愿服务证明的良好途径,有助于留学申请、择校及评优,但现状令人担忧,部分活动已扭曲变形,成为商业研学的幌子,大凉山的孩子和土地不幸成为了这场“秀”的背景板。

大凉山,一个曾被贴上“贫穷”标签的地方,如今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脱贫,乡村小学面貌焕然一新。然而,某些研学机构仍旧渲染其“苦难”,制造需求错觉,与之前一些“摆拍卖惨”的网络红人行径如出一辙。这种“卖惨”策略旨在吸引关注,赚取利润,本质上是将高尚的公益行为商业化,对大凉山乃至整个偏远农村地区的正面形象造成伤害,误导公众认知,甚至可能抑制对教育公益和农业投资的热情,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

频繁造访大凉山的支教团队,往往重在形式而非实质,孩子们穿梭于各种“公益课堂”与“免费夏令营”间,非但没有实质受益,反而成为被利用的“道具”。这种虚假支教不仅影响孩子们的价值观,也让参与其中的学生学会了弄虚作假,失去了真正助人自助的宝贵体验,最终仅惠及那些营利性的研学机构。

面对这一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来规范支教研学活动:地方政府和学校应当严格审查,拒绝此类伪支教;高等教育机构应对学生支教经历严格把关,对于浅尝辄止或伪造支教经历的行为不予认可,必要时采取惩罚措施;监管机构需加强对研学市场的监管,确保其健康发展。同时,参与支教的学生自身也应秉持真诚与奉献之心,远离急功近利,确保公益支教回归其本来的正轨,不再成为一场有害的“摆拍作秀”。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