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始词语意思是什么】“肇始”是一个较为常见的汉语词语,常用于描述某件事物的开始或起源。在日常语言和书面表达中,“肇始”往往带有一定的正式性和书面色彩,多用于历史、文化、学术等语境中。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肇始”的含义,我们可以从词源、用法及常见搭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结合具体例子加以说明。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肇始 |
拼音 | zhào shǐ |
释义 | 开始、起始、发端;多用于正式场合,表示某事物的最初阶段或起源 |
词性 | 动词/名词(根据语境不同) |
近义词 | 起始、开端、发轫、滥觞 |
反义词 | 终结、结束、终结 |
二、词语用法与示例
1. 作为动词使用
- 例句:中国最早的文明肇始于黄河流域。
- 解析:“肇始”在这里表示“开始于”,强调某个事件或现象的起点。
2. 作为名词使用
- 例句:这部小说的肇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 解析:“肇始”在此指“最初的起源”或“最初的阶段”。
3. 常见搭配
- 肇始时期 / 肇始阶段 / 肇始发展 / 肇始原因
三、词语特点与适用场景
- 正式性:相较于“开始”“兴起”等常用词,“肇始”更具书面化和正式感,适用于学术论文、历史文献、新闻报道等正式文体。
- 文化色彩:常用于描述文化、文明、思想、制度等抽象概念的起源。
- 语义深度:除了字面意义外,还可能隐含“开创性”“重要性”等深层含义。
四、总结
“肇始”是一个具有较强书面色彩的词语,主要表示某事物的开始或起源,尤其适用于描述历史、文化、思想等领域的初始阶段。它不仅传达了时间上的“开始”,还常常带有“开创”“奠基”等意味,因此在正式场合中使用较多。
项目 | 内容 |
词语 | 肇始 |
含义 | 开始、起始、发端 |
用法 | 动词/名词,多用于正式场合 |
示例 | “中国文明肇始于黄河流域” |
特点 | 正式、书面、文化色彩强 |
常见搭配 | 肇始时期、肇始阶段、肇始发展 |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类似词语或拓展相关知识,欢迎继续提问。